同时,预案还提出了三、二、一级响应机制:三级响应,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上涨到460元以上,连续两周上涨,则日均增产20万吨,响应范围包括晋、陕、蒙,53座煤矿。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煤炭协会的信息显示,主产地市场动力煤价格比年初回升约60元/吨。而作为观察中国煤炭总体价格标杆的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7月份平仓价超过420元/吨,8月份则超过450元,比年初回升90元/吨以上。
美国、欧洲的煤炭行业在持续萎缩,就业人数下降,主要煤炭企业在陆续破产关停。2016年上半年,弃风率已经超过20%,其装机的增长已经几乎被下降的利用率所抵消。减少污染,跟减少煤炭消费,无法划等号。可再生能源增长陷入死锁,持续维持在5%以内的发电份额。相比电力以及气体能源,煤炭作为方便储存、运输的贸易品种,其每年的价格波动大部分都小于一倍,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也只是跌掉一半到2/3的程度(相比电力,一天就可以波动10倍甚至更多)。
经济理论往往告诉我们:能源价格是由经济增长决定的,但是反过来不一定,存在不对称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脱钩(decoupling)的说法往往经不起现实检验,也存在反事实问题的逻辑错误。突破埠村的启示探究埠村煤矿的转型之路,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转型先要转观念,改变资源型企业对煤炭的依赖,煤炭资源总会衰竭,人才、管理、技术和品牌等才是实现转型的宝贵资源。
到底埠村煤矿做了什么受到这样的关注呢?8月23日,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率督查组来山东能源集团督查去产能工作,当天督查组来到已关闭的淄矿集团原埠村煤矿西区、东区井口,以及在建工业蓝宝石项目基地进行实地检查。去产能样本 转型榜样埠村煤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久前埠村煤矿作为去产能的样本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2014年淄矿集团出台《关于支持埠村煤矿加快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指出成立埠村园区管委会,重要集中力量到监督考核和谋划转型上,增强了园区下辖的各实体单位发展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发展的多元化产业应与区域规划有效对接,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并与区域产业有关联,不可盲目多元化,避免陷入竞争不强、多元不亮的困境。
谈及困境突围历程,新升实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树新颇有感触地说。2015年11月,在埠村煤矿的积极促成下,淄矿集团与章丘市政府签订了《埠村煤矿转型升级战略合作协议》,就给予埠村煤矿土地变性优惠政策等达成一致,进一步巩固了地企共建的桥梁。
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采年限的增长,埠村煤矿自2004年开始陷入亏损,最高时亏损额达到1.17亿元,仅靠挖煤卖煤已经无力养活4000多名职工和12000多名退休人员及家属。超前谋划 多方支持早在2009年淄矿集团就将埠村煤矿的转型问题摆在更加紧迫的位置上,并在2011年提出了突破埠村的战略部署。面对市场下行与资源枯竭双重压力,埠村煤矿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两个产业发展方向。三个阶段四条途径 突破转型困境从2004年关闭第一对井口至今,埠村煤矿的改革转型之路布满荆棘、历经曲折,我们将之概括为延伸煤、依托煤和超越煤三个阶段。
2016年4月,新升实业公司工业蓝宝石项目通过了山东能源集团董事会审批,获得了投资建设的路条注资1亿元成立山东新升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蓝宝石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业务。老矿转型之路多艰,而埠村煤矿的转型探索之路,值得资源枯竭型矿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借鉴。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20个省28家煤炭企业中,像埠村煤矿这样的因资源枯竭、扭亏无望,面临关闭退出的原国有重点煤矿共115处,其中资源枯竭的煤矿70处,涉及在职职工30万人四是发展的多元化产业应与区域规划有效对接,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并与区域产业有关联,不可盲目多元化,避免陷入竞争不强、多元不亮的困境。
同时,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拥有比较优势的项目,给予重点指导和支持。埠村煤矿扎根章丘近60年,其资源、产业、人员等各方面已经深度融入地方经济。
同时山东省2016年度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淘汰落后产能煤矿财政补助资金)分配表也已经公布了,相信会对埠村煤矿的转型起到一定的帮助。转行煤炭生产服务,打造无资源煤炭企业;扶持优势非煤企业,提升企业增收创效能力,其中,工程塑料公司研发的巷道垫板产品于2014年取得国家专利,是全国惟一一家生产该产品的公司;挖掘存量资源潜在生产力,例如埠村煤矿医院通过拓展医+药、医+企、医+商、医+医等合作(轻资产运作)模式,利润实现滚雪球般的增长,2015年实现经营结余452万元。
二是转型需抓早抢主动,这就要求企业在资源枯竭和比较优势弱化前未雨绸缪。2016年4月,新升实业公司工业蓝宝石项目通过了山东能源集团董事会审批,获得了投资建设的路条注资1亿元成立山东新升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蓝宝石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业务。同时,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工程塑料、成隆建材、泰星化工等企业的产权结构调整和资产证券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面对市场下行与资源枯竭双重压力,埠村煤矿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两个产业发展方向。比如,2014年为热电厂锅炉扩容提供8700万元改造资金。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埠村煤矿在积极推进去产能过程中获得的中央第一批基础性奖补资金已经有4千万拨付到位。
老矿转型之路多艰,而埠村煤矿的转型探索之路,值得资源枯竭型矿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借鉴。培育新的支撑产业,瞄准高精尖缺行业领域、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投资1.32亿元,控股了国内阻燃剂行业的领军企业济南泰星化工公司,逐步将其打造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如今改名为新升实业公司的埠村煤矿,已经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实现彻底关井闭坑。突破埠村的启示探究埠村煤矿的转型之路,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转型先要转观念,改变资源型企业对煤炭的依赖,煤炭资源总会衰竭,人才、管理、技术和品牌等才是实现转型的宝贵资源。
三是转型探索必须持之以恒的推进,企业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不能因外部经营形势的一时波动就改变初衷。淄矿在煤价高时就提出了突破埠村的战略,尽管埠村煤矿还有10年的资源储量,但能认清煤炭形势和产能,主动闭坑关井。
三个阶段四条途径 突破转型困境从2004年关闭第一对井口至今,埠村煤矿的改革转型之路布满荆棘、历经曲折,我们将之概括为延伸煤、依托煤和超越煤三个阶段。2015年,淄矿集团注册成立山东新升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埠村园区的国有资源和股权逐步装入新公司,搭建起拥有自主投资决策权的集团化发展平台。调查中林念修对埠村煤矿的转型表示了肯定,并强调了山东能源集团、淄矿集团和原埠村煤矿历任领导的忧患意识、发展意识是埠村煤矿成功转型的关键,同时建议有关部门详细整理相关情况,把这一转型发展经验作为经典案例在煤炭行业进行推广。并以转、扶、挖、培四条途径着力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2015年,园区内8个非煤单位全部实现盈利,有效弥补了原煤生产线的损失。面临生死存亡,它没有走矿关人散的老路,而是着力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初步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矿井产业转型、涅磐重生的新路。
超前谋划 多方支持早在2009年淄矿集团就将埠村煤矿的转型问题摆在更加紧迫的位置上,并在2011年提出了突破埠村的战略部署。到底埠村煤矿做了什么受到这样的关注呢?8月23日,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念修率督查组来山东能源集团督查去产能工作,当天督查组来到已关闭的淄矿集团原埠村煤矿西区、东区井口,以及在建工业蓝宝石项目基地进行实地检查。
去产能样本 转型榜样埠村煤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久前埠村煤矿作为去产能的样本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20个省28家煤炭企业中,像埠村煤矿这样的因资源枯竭、扭亏无望,面临关闭退出的原国有重点煤矿共115处,其中资源枯竭的煤矿70处,涉及在职职工30万人。
2014年淄矿集团出台《关于支持埠村煤矿加快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指出成立埠村园区管委会,重要集中力量到监督考核和谋划转型上,增强了园区下辖的各实体单位发展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止目前,埠村煤矿已转型发展高端化工、工程塑料、新型建材等多个非煤企业,并向煤炭生产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业进军,2016年上半年,完成收入4.1亿元,实现利润2072万元。2015年11月,在埠村煤矿的积极促成下,淄矿集团与章丘市政府签订了《埠村煤矿转型升级战略合作协议》,就给予埠村煤矿土地变性优惠政策等达成一致,进一步巩固了地企共建的桥梁。谈及困境突围历程,新升实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树新颇有感触地说。
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采年限的增长,埠村煤矿自2004年开始陷入亏损,最高时亏损额达到1.17亿元,仅靠挖煤卖煤已经无力养活4000多名职工和12000多名退休人员及家属超高温热解气化熔融技术暨固体废弃物超高温热解气化熔融焚烧技术,被称为21世纪的二噁英零排放化技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垃圾自身所含有的能量,辅助热源消耗少,二噁英类排放低,综合回收率高,符合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的要求,是该集团的又一创新技术。
山西焦煤展馆内人头攒动,馆内展示的六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能源云项目、超高温热解气化熔融技术、高硫煤有机硫脱除技术、深度污水处理技术、煤矿井下车辆优化管理系统、盐湖黑泥系列化妆品等创新项目和产品,吸引着过往嘉宾驻足咨询。9月7日,2016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隆重开馆。
能源云及双创基地等项目和技术,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中。近年来,山西焦煤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扭住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抓手,锁定低碳发展、全面建成现代化新型能源集团目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研发资金投入,围绕煤炭的安全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和非煤产业新产品开发,组织开展科研专项攻关,此次展示的10余项创新项目、创新技术,多数已推广应用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馆内展示的六大循环经济园区项目,是山西焦煤恪守低碳发展的创新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其中的西山煤电古交煤电材、山西焦化洪洞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早在2005年就同时被国家六部委确立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目前,该集团正以这两个试点单位作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企业循环、绿色、高效发展。